Skip to content

被讨厌的勇气

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?

任何经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。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——所谓心理创伤——而痛苦,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。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。

人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,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。

你在人生中的某个阶段选择了“不幸”。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,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,而是因为你认为“不幸”对你而言是一种“善”。

第二夜 一些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

就像有脸红恐惧症的女生害怕被男性拒绝一样,你也害怕被他人否定。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、害怕心灵受伤。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。也就是说,你的“目的”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。

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和别人的比较,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的比较。

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,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。所以才会说“不由得发火”之类的话。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。

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“我是正确的”,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。我是正确的,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。一旦这样想,辩论的焦点便会从“主张的正确性”变成了“人际关系的方式”。也就是说“我是正确的”这种坚信意味着“对方是错误的”,最终就会演变成“所以我必须获胜”之类的胜负之争。

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去见鬼

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。

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?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受赏罚教育的影响。

假如说“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”,那他人也“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”。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你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,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
一切人际关系的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,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。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,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。

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课题分离。信任别人,这是你的课题,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,这就是别人的课题了。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,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。

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做的只有“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”,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,那是别人的课题,你根本无法左右。

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,那是因为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,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,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,但只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。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,那就有可能会迷路,甚至也会面临“该如何生存”这样的难题。

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,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。

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。

不想被别人讨厌,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地冲动和欲望。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为“倾向性”。那么按照这种“倾向性”,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、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,这是不是“自由”呢?绝对不是!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。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往上推的态度。

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,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,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。

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

人际关系并不止于课题分离。相反,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起点。

想要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,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;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。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。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,而是为了解开错综负责的人际关系之线。

人际关系的“终点”是“共同体感觉”。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“自己有位置”的状态,就叫共同体感觉。

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。

认可欲求的实质——他人如何关注自己、如何评价自己?又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?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,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,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,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。

你不是世界的中心,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。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“我”,这种认知并没有问题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“我”君临于世界的中心。“我”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,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,是整体的一部分。

无论是你还是我,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,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的课题;不是考虑“这个人会给我什么”,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“我能给这个人什么”,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

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。共同体的范畴是宇宙。具体而言,如果了解世界之大,就必须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“杯中风暴”而已。只要跳出杯子,猛烈的风暴也只会变成微风。

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,首先应该考虑的是“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”这一原则。

分离课题如何才能形成互相协调于合作的关系?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“横向关系”。“鼓励”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。

鼓励不仅包括“行为”标准,也包括肯定对方价值的“存在”标准。

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“活在当下”

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为对他人的关心,建立起共同体感觉。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:自我接纳、他者信赖、他者贡献

自我接纳是指如果做不到就诚实的接受这个“做不到的自己”,然后尽量朝着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,不对自己撒谎。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物,接受现实“这个我”,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,拿出改变的“勇气”。

他者信赖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。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,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,无条件的相信。

你现在认为“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”。但是,决定背叛不背叛的不是你,那是他人的课题。你只需要考虑“我该怎么做”。

你现在一味的担心“被背叛”,也只关注因此受到的伤痛。但是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,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。

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“我”而为他人效劳,他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“我”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。

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。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,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、参与共同体、体会“我对他人有用”,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。

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——也就是自我接纳——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;而且,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地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作为自己的伙伴,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;同时,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,才能够体会到“我对他人有用”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,做到“自我接纳”。

人生最大地谎言就是不活在“此时此刻”。纠结过去、关注未来,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,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。你之前就一直忽略“此时此刻”,只关注根本不存在地过去和未来。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。

感受:

读完这本书很受启发,不管是目的论、还是课题分离、还是他者贡献都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三观。但是最让我感到困惑的还是“他者信赖”,这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太难做到了,也许是我道行太浅,但我始终认为“没有金刚手段,莫施菩萨心肠”。如何能在人际关系中做到完全的无条件地信赖呢?这太难也太考验一个人的判断力了。其实这本书的很多价值观跟儒家、道家和佛家思想相同。比如强调人是处在宏观宇宙中的人,比如强调境随心转,强调“爱出者爱返”。很值得再读一遍!